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2025.05.07

电动巡逻消防车:南京麟嘉解码社会治理新范式

分享到:
当五月的阳光洒满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航站楼,一列列车身印有“平安枢纽”字样的电动巡逻消防车正穿梭于人群与行李车之间。这些身形灵巧的“安全卫士”,在“五一”假期日均保障20万人次大客流中,以零排放、快响应、广覆盖的优势,编织起一道道隐形却坚实的安全防线。它们的身影,不仅折射出城市治理的精细化转型,更预示着未来社会治理的新方向。

在南京南站,这个亚洲最大高铁站之一,南京麟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电动巡逻消防车成为“安全网格”的核心节点。车辆搭载的智能监控系统,通过热成像与AI行为识别技术,实时捕捉吸烟、儿童走失等异常行为,单日预警处置潜在风险事件超百起。更令人瞩目的是,其配备的细水雾灭火装置,能在30秒内控制初期火情,为专业消防力量抵达争取黄金时间。
禄口机场的实践则展现了另一种可能。针对航空器火灾的特殊性,麟嘉定制开发的LJ-XFC500车型,创新采用航空铝材车身与耐高温涂层,可搭载500公斤A类泡沫灭火剂。在模拟演练中,该车型从接警到抵达最远机位仅需5分钟,较传统消防车缩短40%响应时间,其静音巡航特性更避免了航空器电子设备干扰风险。

作为新能源专用车领域的领跑者,南京麟嘉将核心技术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:
全域覆盖的机动能力
针对交通枢纽复杂空间,麟嘉研发出最小转弯半径仅4.5米的微型车型,可自由穿梭于自动扶梯、安检通道等狭窄区域。在南京南站地下停车场,电动巡逻消防车通过激光雷达建图,实现厘米级定位导航,填补了传统消防设备难以触及的治理盲区。

平战结合的智慧平台
每辆巡逻车都是移动的“安全基站”,集成环境监测、人流分析、应急通讯等功能。在五一客流高峰期,南京南站通过车辆回传数据,精准识别出下午3-5点为儿童走失高发时段,随即增派安保力量,使走失事件处置效率提升70%。

绿色治理的生态价值
以禄口机场车队为例,20辆电动巡逻消防车年减排二氧化碳达150吨,相当于种植8000棵乔木。这种“治理+环保”的双重效益,正契合了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下社会治理的转型需求。


三、治理启示:从单一防控到生态共建

电动巡逻消防车的成功实践,为现代城市治理提供了三重启示:

技术赋能的精准治理
通过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,治理资源得以精准配置。南京南站利用车辆定位数据,将安保力量部署精度从“区域”提升至“点位”,使高峰时段见警率提高50%。

平急两用的弹性设计
麟嘉车辆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,平时执行巡逻、宣传任务,战时快速换装专业设备。在五一期间,部分车辆临时加装体温监测模块,日均筛查发热旅客12人次,展现了平急转换的治理韧性。

多元共治的协同网络
车辆搭载的5G通讯系统,构建起“巡逻车-指挥中心-职能部门”的实时联动网络。在禄口机场,曾有车辆通过人脸识别发现网逃人员,从预警到公安部门布控仅用时8分钟,彰显了协同治理的效能飞跃。


南京麟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在近日举办的“智慧治理创新论坛”上提出:“未来的城市治理,需要像生命体一样建立感知-反应-学习的神经网络。电动巡逻消防车正是这个网络的神经末梢。”为此,麟嘉已启动“星火计划”,计划三年内投入30亿元研发资金,重点突破三大方向:空天地一体化感知融合无人机、巡逻车、固定监控,打造三维安全防护网 ;自主决策AI系统使车辆具备初步应急处置能力,真正实现“发现即响应”;能源互联网建设在交通枢纽部署光伏充电桩,构建微电网能源系统。

当电动巡逻消防车驶过航站楼的玻璃幕墙,当它的传感器捕捉到每一个潜在风险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,更是社会治理理念的革新。南京麟嘉的故事启示我们:当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,当企业责任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,平安中国的画卷必将更加绚丽多彩。从交通枢纽到城市社区,从单一设备到智慧网络,一个更加安全、智能、绿色的社会治理新时代正在到来。
 

上一篇:南京麟嘉电动车以全维服务重构观光车市场价值
下一篇:景区新玩法!扫码自驾,你的专属观光车已就位